郑涌教授课题组性与性别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突破

近日,心理学部郑涌教授课题组题为Predictors of recent HIV testing among Chines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 barrier perspective的论文被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接受,该刊物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顶级期刊(SSCI一区,排名9/156IF2017 = 4.041)。标志着该课题组在性与性别研究领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继性取向、性角色、性客体化等基础研究后,向公共心理安全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扩展,进一步显示了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特色和水平。该文的第一作者为心理学部博士生徐文健,通讯作者为郑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18 US News全球排名第10)彭博公共卫生学院Michelle R. Kaufman教授也参与了合作。

针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100名男男性行为群体的横断研究,该研究发现我国男男性行为群体新近HIV检测的比例仅有三成。大约一半的被试认可三个障碍因素,即不认为自己会感染HIV,害怕被确诊为HIV阳性,以及担心检测过程中隐私泄露。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确定了5个明确的障碍因素类别:最小障碍类别(n = 577),低风险感知类别(n = 130),HIV感染和死亡恐惧类别(n = 77),低风险感知和隐私泄露类别(n = 112),以及检测地点不确定性类别(n = 204)。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小障碍类别的被试,检测地点不确定性类别低风险感知和隐私泄露类别的被试更少接受了HIV检测。同时,在过去六个月里拥有多个男性性伴侣以及物质使用的被试更多接受了HIV检测。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近HIV检测(是或否)和HIV身份(HIV阴性,不确定,或HIV阳性)的2因素亚组被试在不同的HIV检测障碍类别上表现出差异。与HIV检测相关障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针对HIV/AIDS预防和控制的必要性,另外从文化和社会心理的角度揭示了男性性少数群体现状,并就HIV/AIDS预防和控制从医疗系统的隐私保护提升的角度以及对男男性行为群体HIV定期检测的宣传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HIV/AIDS议题,通过探讨高危风险性行为群体之一的男男性行为人群面临的HIV检测障碍心理和结构因素,对于促进和提升该群体HIV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另外,郑涌教授课题组题为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HIV-related risk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Findings from mainland China的论文发表在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上,该刊是国际性与性别研究官方刊物(SSCI一区,5IF2017 = 3.626)。该论文主要探究了我国男男性行为群体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风险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该文的第一作者为心理学部博士生徐文健,通讯作者为郑涌,郑丽军教授也参与了合作。

 

论文信息:

Wenjian Xu, Yong Zheng*, & Michelle R. Kaufman. (10/2018). Predictors of recent HIV testing among Chines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 barrier perspective.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 32, 408417.

Wenjian Xu, Lijun Zheng, Yong Zheng*, et al. (10/2018).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HIV-related risk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Findings from mainland Chi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7, 19491957.


2018年10月26日